小廈言情小說
在指揮部得知些重大信息,趙兆偉醫生走出大帳篷時面色憂鬱。
這叫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本以為道路打通,所有情況看似有所好轉,怎知道再要飛來橫禍。
天災從不遂人願,如果想當然以為好轉是結束,如同臨牀上一個病人在未正式出院前病情好轉讓沒有經驗的年輕醫生一廂情願以為什麽事情都不會發生了。
為什麽是這裡?趙兆偉醫生再扭個頭望向遠方。
漆黑的夜中,遠處是模糊一片看不清楚是何情景的。然而說沒有半點有跡可循是絕對錯誤的。
是否記得謝婉瑩醫生曾經說過的話,說童醫生所在的村未來經濟發展潛力大。
這裡山中沒有礦可挖,能是什麽潛力?是青山綠水的潛力,辦農家樂的潛力,總結起來是可以做成旅遊景點的潛力,相當於說這裡景色可美,讓曹昭醫生一直感歎有時間一定要好好逛的美景。
偏偏大千世界裡,越“毒”的東西越美,這點醫生最深有體會了。臨牀上每年要處理這種因毒美而受傷生病甚至命歸西天的病人不少的。
想想這裡農戶家那個說是疑難病的小夥子,不就是在美景裡摔了個差點兒沒命了,是個從小在這裡長大很熟悉山裡情況的村民都會摔成這樣,說明這裡地形裡藏了多少個坑。
其實看看童醫生村衛生室裡骨科設備齊全,全是應證。
趙同學馮同學說謝同學是懂的,他人一樣這種感覺,謝婉瑩醫生是真懂的。
不太能聽懂指揮部的人說的什麽下雨會產生次生災害,趙兆偉醫生是納悶中問謝同學。
謝婉瑩告訴趙同學:“應該是泥石流,更糟糕的可能是堰塞湖。即便沒有下雨,也可能發生山體滑坡。”
要求這麽多人必須在這時候撤走,做這樣重大的決定,必定是專家們現場研判多方商量幾經深思熟慮綜合考量下之後的結果。
科學判斷後的結果是無需做質疑的。
問題大多數愛家的民眾是有舍不得的情感存在,需要工作人員去給民眾做好解釋說服工作。
不能說有情感的人叫做不懂事,人的大腦是左右腦構成,左右腦各主什麽功能普通人都有聽說,簡單而言,人腦是情感腦加理智腦。懂事的腦子是理智腦和情感腦得到有效溝通得出的成果。
回顧謝婉瑩醫生每次做理智決定為何大家最終能接受,正是由於重生的謝卷王是很懂這點。
聽著謝同學講左右腦,趙兆偉醫生機靈勁兒一來,明白謝同學在告訴他,千萬回去別嘀咕哪位村民不懂事別嘀咕村幹部在做的是無用事。
可見謝同學是知道他和馮同學之前在暗地裡嘀咕了不少。
趙兆偉同學默默地臉色紅了紅。
做醫生講科學講腦科學,因此不要乾這種不講科學的事情。醫學前輩經常教導醫學後輩,當醫生要有情有義,現在明白了這才是真正講科學的話了吧。
他們接受的任務要如何執行。
回去之前,統計數據表格落到謝婉瑩醫生手裡。這是一份手寫表,上面的數字畫畫改改不知多少次了,顯示的是即時傷員和死亡人數的遞增或減少。
看著叫人悲傷。趙兆偉醫生想,暗中揉揉發酸的眼睛。
和謝醫生打配合負責調配車輛的指揮部人員說:小車來不了那麽多,大多數要靠大卡車運走。救護車要來的話,難。
當地救護車能調來的肯定第一時間調到災區,這是為什麽之後第二批救護車久久未到的緣故。一個地區不可能說平常蓄積大量救護車閑置,車輛是需要定期維護保養的。隻得在異地調派救護車但需要時間,眼瞧是趕不上。
小車的話,如小型麵包車會拆了後座運送病人,和老型的救護車差別不太大。
問題回到最初,醫務人員大概率不夠配置,需要謝醫生更合理地去分配傷員和醫務人員。
此問題謝婉瑩醫生在接到任務的時候已有考慮,很快答道:“不用擔心,可以一起走,反而能更快做出決策。”
這是外行人和內行人的區別。外行人以為醫學這事兒很複雜,不知醫生腦子裡對這種事想到的只能是最純粹的答案:都這種時候,傷員能運走就運走,想那麽多其它幹嘛?
臨牀醫學許多執行的本質是化繁為簡啊。是醫學老師們經常教的一句話了。
年輕醫生要叨通這些是要經歷積累經驗許久,可謝醫生不一樣如七八十歲的老醫生。這是首都領導們決定讓謝醫生接受這項任務的原因。
由此可見,吳院長張大魔王打電話肯定不是在吳院長的辦公室裡,是在首都的救災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