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那日是你嗎?
蘇遇不著痕跡地將那一點頓住的墨跡修飾過去,聽衛卿再肯定地說了一句:“沒錯,不是雪,是梨花。”
他垂著眼,彷彿專注在扇面上,輕聲道:“梨花與雪都是白的,雪不好麽?”
“我喜歡梨花。”衛卿輕皺著眉,說出如是一句。
刹那間,好似有兩把一模一樣的折扇擺在她面前,唯一不同的便是扇面上的描畫不一樣。
她就選了那把有梨花的。後來那把玉骨扇似乎被拿在誰的手裡,對她輕輕搖晃,給她扇風。
那只手修長有力,骨節分明,很是好看。
她感到很愜意,可是卻看不清他的臉。
衛卿下意識就猛地握住蘇遇的手。
蘇遇看她臉色有些不好,摸了摸她的額頭,關懷道:“怎麽了?”
衛卿很快就松開了,搖搖頭,若無其事地回以一笑。
她心下卻明了,不是他的手……給她搖扇子的不是蘇遇的手……
蘇遇依了她,給她描了滿扇的梨花,道:“你喜歡梨花,等成親後,咱們後院裡都種梨花,每年你都能看見,好不好?”
她要的不是滿園梨花,她要的只是那獨獨一樹。只不過說出來可能多此一舉,又要讓他為此費心,衛卿便沒多說,只應了聲“好”。
後來衛卿問他:“你這扇子是在哪裡買的,我給你弄花了,重新買一把賠給你。”
蘇遇故意將描好的扇面拿起來擋在兩人中間給她看,不想讓她看見自己滿臉的落寞黯然之色,他盡量平緩輕松道:“我忘了,許是從外地帶回來的吧。一把扇子而已,你還要跟我計較嗎?”
衛卿想了想,覺得她這樣委實太見外了。
***
衛卿在宮裡當值時,殷璄偶爾也會在宮裡走動,因而難免有時候會與殷璄碰上。
衛卿能避的時候便擇路而避,要是狹路相逢不能避,她則硬著頭皮上。
眼下,衛卿剛從后宮娘娘們那處出來,在一條柳徑小道上,冷不防就與殷璄不期而遇。
四周一個宮人都沒有,這小徑兩邊的柳蔭濃密而茂盛。
衛卿左右看了看,沒有別的路可走。而殷璄身邊的錦衣衛迎面看見了她,悄然就退了下去。
衛卿和殷璄相隔數丈的距離,僵持了下來。
這個時候往後退不顯得她很慫麽,於是衛卿只好穩住心神朝他那邊走去。
到了面前,殷璄微微側身,給她讓路,卻在她勘勘擦肩而過時,聲音十分沉磁,撩撥人的耳膜,與她低聲道:“這麽怕我?”
衛卿頭皮一麻,奇怪,她為什麽要怕他?
理智告訴她,這家夥定是在激她,可她身體已經先一步轉了過來,眯著眼睛笑了笑,道:“大都督位高權重,讓人害怕是應該的吧?”
這話聽起來,很像是在給她自己找理由。
殷璄定定看著她的眼睛,道:“既然害怕,你還敢還嘴?不害怕,你又躲什麽?”
衛卿一下子被他問得怔住。
他那雙眼睛,彷彿牢牢地攝住她,極具蠱惑性。她心頭一窒,連忙避開,暗暗調整了一下呼吸,轉身就走。
她惹不起還躲不起麽。
可是衛卿剛走了幾步,腳下就放慢了下來,然後停住,重新回頭去看殷璄。
不想殷璄並未離開,他一直微微側身,保持著方才給她讓路的姿勢,正看著她。
衛卿心裡又是一漏,她細細打量著殷璄的身量,盡量不去看他的眼睛,發現他的身高……
衛卿沉下心問:“那日大都督可曾去過繆家?”
殷璄:“哪日?”
衛卿道:“就是下午首輔約我遊湖那日。”
殷璄看她片刻,才道:“不曾。”
衛卿心裡驀地一松,喃喃道:“也是,雖然身形相像,可那人身上沒有檀香。”
小廈言情小說
而他身上,只要靠近他,就能嗅到一股極淡的若有若無的冷檀香。
說罷不再停留,轉身離去。
***
今年皇帝沒有去行宮避暑,蘇遇也沒有主動諫言。
因為蘇遇和衛卿的婚期將近,沒法跟著同去,衛卿待嫁,也要在家中籌備。
當然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讓皇帝焦頭爛額。
自去年本朝斷了和祁岐的往來,使得兩國交惡。
祁岐雖是小國,在疆土上不及本國,而祁岐之地的條件也遠沒有本朝這麽優渥,正因為如此,祁岐之地所養出來的百姓,才異常團結,能吃苦耐勞,十分強悍。
兩國鬧僵以後,邊境便常不安穩。
近來,邊防軍報傳到京城,祁岐國正興兵操練,且與接壤的合桑等國來往頻繁。
祁岐的水源稀缺,合桑還主動引流到祁岐,給祁岐帶去新的水源。
聽說兩國還即將和親,與邊境零散的部落也有往來。
這下別說去避暑,皇帝連覺都可能睡不著了。
真要讓他們團結一致,對於本朝來說無疑將是一個強有力的外患。
祁岐不可能安於現狀,早有不軌之心,若是有機會,一定會主動來犯。
當初不少的鄰國部落,被殷璄率兵打趴下,滅掉一些,留下一些。
留下來的皆對本朝俯首稱臣,可是隨著國力恢復、兵強民壯,誰又甘心永遠屈於壓迫之下。
祁岐之地仗著地形惡劣,易守難攻,是以一直以來就頗有些桀驁。加上皇帝這次徹底惹怒了他們,他們才做出了此種聯合之舉。
而兩國邊境自從斷了往來以後,矛盾日趨尖銳激烈。
祁岐滋擾邊境百姓,越來越惡劣,甚至闖入本朝國境,燒殺擄掠也不在話下。
他們尚未正面對本朝宣戰,卻用這種方式搶奪資源,荼毒邊境的百姓,可惡至極。
皇帝連夜召集大臣議事,商議該如何處理這件事。真要等祁岐和別的鄰國部落聯合起來,可能就錯過好時機了。
大臣們一個勁陳述兩國之利害,以及祁岐之地的可惡行徑。可等到要做決定時,卻又猶疑起來。
若主動與祁岐講和,祁岐的氣焰勢必會更加囂張。若主動和祁岐開戰,則會累及本國民生,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
皇帝何嘗不知,講和也只能換來一時的和平,只有出兵討伐滅了祁岐,才能一勞永逸。
可是身處太平盛世久了,誰也不願意打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