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學不來

發佈時間: 2024-02-01 00:01:24
A+ A- 關燈 聽書

一句話,引了大堂裡的酒客們都去比較紀、楊兩家了。

不比不要緊,一比,那高下,當真沒法看。

有人吃了兩盞酒,想發表些不一樣的看法,搖頭晃腦道:“人都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誰家沒有一溜兒的親戚?總有像話的、不像話的,你們說楊家不好,可在座的各位,你們的姻親就比楊家強?”

眾人一怔。

自身肯定也是好多親戚的,姻親之中,有上道的,也有不上道的。

尤其是經常來往的,上嘴唇都有磕著下嘴唇的時候,更何況是親戚之間呢。

施么見話題被人帶偏了,也不惱,隻撇嘴高聲道:“吵架、打架,咱們老百姓不高興了可沒有楊家那麽多花樣,擼起袖子乾一架,誰拳頭大誰說話。

哪裡跟他們似的,先大義凜然指責一通,罵得那叫一個大氣磅礴,如今曉得罵錯了,就連個屁都不放了。”

對方似是喝酒上了頭,一定要辯出個高低來:“那是咱們泥腿子百姓沒有念過什麽書,罵不出那些花樣。

你說紀家好,可紀家之前不也是悶聲不響嗎?

要不是昨兒紀家公子夫妻回了趟青柳胡同,知道了徐家今兒的計劃,紀家指不定還裝死呢。”

施么哈哈大笑,他個子雖然小,中氣卻十足,踩著長板凳站起來,道:“不裝死,難道站出來替徐侍郎說話,被我們這些沒有弄清楚內情、被誆騙了的人說官官相護?狼狽為間?

紀家不出聲,可人家也沒有使勁兒踩過徐家吧?一句壞話都沒有說過。

哪裡像楊家,哎,在他家老太太說話之前,楊家好些人就在嘀嘀咕咕說徐侍郎壞話了。”

“這你都知道?”對方道。

“嘿嘿,我相好的做些針線活計,經常跟一些官宦家的婆子打交道,她說楊家那幾天沒少說呢,”施么大言不慚,他哪裡來得相好,但楊家仆婦說徐家壞話又是真真切切的,不是他瞎編的,“這哪裡像是姻親,仇人也就這樣了。”

素香樓的小二認得施么,雖然沒有掌握他具體的身份,隻曉得是給某個官家公子跑腿的,但每次都給他們遞些有趣消息,小二也十分喜歡他來吃酒,見他踩了長板凳,也睜隻眼閉隻眼。

施么的話真假參半,但堂內一道吃酒的,還真有人聽過幾句風聲,當即附和了他的話。

一時間,其余人哪有不信的,況且,施么是他們“自己人”嘞。

施么說的是“我們這些被誆騙了的人”,而不是趾高氣揚地說“你們如何如何”,讓旁人聽得就舒服。

小廈言情小說

這麽一來,罵楊家的罵得越發厲害了。

施么卻還未說完,在一眾討論聲中,他又道:“所以我說,這做親戚,心真不真,人家自個兒清楚。

就好似小公爺,都說顧姑娘與徐家長房有嫌隙、不往來,對舅舅、舅娘尤其不滿,可徐家出事的時候,小公爺又是站出來替徐侍郎作證,又出力擒人。

那肯定是顧姑娘與她繼母不計前嫌,平日裡從來沒有說過對徐家疏遠的話,徐氏太太願意幫助受苦受難的娘家,真真的心善人呐。”

這話不難理解。

嶽母、姑娘都露了不喜了,姑爺還一個勁兒出大力氣幫,誰家有這麽愣頭青的姑爺?這不是等著吵架嘛!

漸漸的,各桌從對楊家的唾罵,轉變為了對徐氏與顧雲錦的誇讚。

有婦人道:“可不是!繼母繼女多得是,處得好的,如顧姑娘與徐氏太太一般,處得不好的,那就是徐氏太太與徐家那位老太太一般,說到底,看人呢。

徐氏太太肯定是個好的,那不好的,還用說嘛!肯定是徐家那位老太太了。

徐侍郎有個對繼女深惡痛絕的娘,我看他在家裡也挺沒法子的。”

這句話換來了哄堂大笑。

別看徐硯是侍郎、是大官,戴著烏紗帽、出入有人抬轎,可在老娘跟前,跟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也沒有什麽區別嘛。

指不定,被老娘指著鼻子罵的時候,比我們還狼狽呢!

這麽一想,讓看客們越發來勁兒,隻覺得自個兒與徐硯並無高下,明日也能做個官老爺了,頓時指點江山的興致更大了。

“別說繼母女了,親生的都有翻臉的,楊家老太太不是要大義滅親,沒有那樣的女兒、女婿嗎?”

“我看等楊家攤上大事兒的時候,他們家嫁出去的一個個女兒,會不會幫娘家一把。”

“我聽說鍾家老太爺今兒都發怒了,說楊家再這般胡亂做事,他就不認那姻親了。”

……

酒過三巡、月上西天。

夜色越老越濃,各處的喧囂卻沒有停下。

親隨添了酒,孫恪漫不經心抿了抿,歎道:“高,還是阿淵高,又罵了楊家,又誇了自個兒媳婦、嶽母,滿京城都要替他給嶽母拍馬屁。”

說完,孫恪放下酒盞,思索半響又重新拿起來,搖頭道:“學不來。”

鬧得滿城風雨的這一樁事,從曲娘子入京城起,發酵了幾日,終是在這一天迎來了真相。

夜深人靜時,有人安眠,亦有人輾轉反側。

徐硯有些犯困,卻聽見了楊氏低低的歎息聲,他不由問道:“事情已經明了了,那些人都關在順天府大牢裡, 等著最後判了。沒有人會再誤會我與其他女子有關系,夫人也不用再擔心。”

楊氏悶悶應了一聲。

她昨日就知道,今兒手捏這些證據,就一定能對質出結果來。

曲娘子和婆子再厲害,也不是戲班子裡登台唱戲的角色,被人逼問時,一定會動搖,而兩人本就是臨時搭上的,曲娘子不可能全心全意信賴婆子。

人一旦內心動搖了,盟友被拆散了,那說話做事就站不住腳,會被旁人看出端倪來。

楊氏不擔心徐硯洗不脫汙名,她歎息的是娘家的罵名。

被娘家疏遠、被親娘這麽捅刀子,楊氏道理上清楚,不該也不能再與楊家有瓜葛,自此劃清界限,也算是“一別兩寬”。

若是各自安好,當然是叫她高興的,可最終結果,必然是大夥兒捧一個踩一個……

她不知道心裡是個什麽滋味,又該是個什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