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抓住,卻屢次讓他逃脫的人就這麼猝不及防的出現在眼前,那種心情簡直沒法用語言來形容。
先是驚喜,接着是擔心,宋國公太過間猾狡詐了,王爺帶大軍去滅他,都能讓他假死逃脫,借東雍澹伯侯之手繼續興風作浪,活脫脫陰溝裏的臭蟲,打不死的小強。
更過分的是,蘇棠瞪謝柏庭道,“抓住宋國公了,都不告訴我一聲!”
謝柏庭看着她,“你不知道?”
蘇棠心一哏,那點子怒氣都卡在了喉嚨眼上不來下不去,她倒是想知道啊,也得來個人告訴她吧,消息竟然閉塞成這樣子,蘇棠無話可說。
宋國公被押進來,他臉色冰冷像是覆蓋了成寒霜,眼神更是凌厲如刀。
蘇棠多看了兩眼,轉頭低聲問謝柏庭道,“這不會又是個假的吧?”
一而再的讓宋國公逃脫,都逃出心理陰影來了。
謝柏庭道,“郡王他們仔細檢查了,確定無疑,東雍也不敢送個假的來。”
蘇棠還以爲人是謝柏庭他們活捉的,沒想到是東雍送來的,東雍被打的節節敗退,這會兒就是借他們十顆八顆虎膽,也不敢送個假的宋國公來激怒他們。
再者這次代表東雍求和的人是閔國公,澹伯侯被炸傷後,澹伯侯父子連軍營都沒回,帶着幾百親信就逃了,東雍大軍本就被打的潰不成軍,再加上一個自顧逃命的主帥,羣龍無首,士氣潰散,亂成了一鍋粥,逼的還在養病的閔國公不得不拖着病懨懨的身子出來主持大局。
這次是東雍理虧在前,不怪寧朝報復,可由着寧朝這麼打下去,東雍就完了。
被寧朝奪走的城池,他沒法幫着收回來,他能做的是幫東雍朝廷保住剩下的江山。
他知道寧朝這回怒氣有多大,要想平息蘇棠之怒不容易,好在他有所準備,他因爲救蘇寂,舊疾復發,內傷嚴重,沒法上戰場,但王將軍沒病沒痛,王將軍在戰場上一見到寧朝用一種以前沒見過的黑不溜秋的黑球把東雍將士炸傷炸死,就趕緊回營稟告閔國公知道。
那玩意殺傷力太強了,東雍絕不是對手,這一仗,真的極可能像那封戰前信上寫的那樣,要是東雍不肯交出澹伯侯的項上人頭,就打到東雍求和爲止。
讓澹伯侯服軟都難比登天,讓他交出自己的首級,就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也沒這可能,閔國公已經做過一回俘虜了,絕不能再做第二回。
王將軍趕回軍營是要送閔國公回京,澹伯侯惹出來的爛攤子太大了,沒人也沒法收拾了,左右這事和他們干係不大,還是不灘這趟渾水的好,本來他們就該回京了,是爲送蘇寂才又回的邊關,閔國公內傷嚴重,軍醫治不好,回京治病,也不會有人說他們臨陣脫逃。
王將軍一心以閔國公爲重,但閔國公是心中有大義的人,讓他看着澹伯侯因爲自己的固執,讓東雍那麼多將士去送死,他做不到。
這爛攤子,如果東雍還有人能收拾,那這個人,只可能是他。
護國公主是重情重義之人,他救了蘇寂,她一定會賣他一個情面的。
只是他那點面子還遠遠不夠,閔國公果斷讓王將軍趁着澹伯侯人不在軍營,帶人去抓藏匿在東雍大營的寧朝逃犯宋國公,也得虧閔國公沒有猶豫,王將軍帶人去抓宋國公的時候,善審時度勢的宋國公,見澹伯侯已自身難保,已經收拾好包袱準備逃了。
閔國公抓了宋國公,澹伯侯知道後很生氣,但那時的他已無暇回營找閔國公的麻煩,得知澹伯侯丟下爛攤子帶着兒子和親信逃回京後,閔國公雖然很唾棄澹伯侯的敢做不敢當,卻也只站能出來替澹伯侯擦屁股善後。
他拖着病懨懨的身子,在王將軍的攙扶下出城求和,送上寧朝逃犯宋國公以示東雍求和的誠心,寧朝這才鳴金收兵,結束這一仗。
蘇鴻山帶着皇上的親衛披星戴月去宋國公府沒能抓到宋國公,王爺帶着兩萬大軍和六千鐵騎兵也沒逮到的宋國公,竟然被臥病在牀的閔國公給抓了,別說王爺他們了,就是蘇棠都覺得臉疼啊。
宋國公在護衛的押送下走到大帳中間就停下了。
王爺和蘇鴻山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扶風王看着宋國公。
“宋國公,好久不見了。”
宋國公沒理他。
護衛見狀,腳一擡,朝着宋國公膕窩就踹了過去,一腳將宋國公踹跪在地,即便大帳內鋪了一層厚地毯,膝蓋砸地的聲音也清晰的聽得人膝蓋一緊。
壞事做盡,如今被逮了,還當自己是曾經權傾朝野的宋國公呢,就他做的那些噁心事,千刀萬剮都不解恨。
和宋國公沒什麼好說的,扶風王看向王爺和蘇鴻山,蘇鴻山沒說話,王爺道,“把他嚴加看管起來,擇日押送回京,交由皇上處置。”
小廈言情小說
王爺話音一落,護衛就把剛剛踹跪下的宋國公又拽了起來,怎麼押進來的怎麼押下去。
護衛押宋國公下去,正好碰到聞訊趕來的元公公,見真的抓到了宋國公,元公公替皇上感到高興,他進軍中大帳道,“可算是抓到宋國公了,諸位將軍立下大功,皇上知道了一定會重賞你們的。”
扶風王笑道,“這都是護國公主的功勞,我等不敢當。”
蘇棠道,“扶風王和諸位將軍太謙虛了,沒有你們行軍佈陣,就算有炸藥,也不可能讓東雍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投降,何況你們爲了朝廷安穩,常年駐守邊關,受盡風沙之苦,正是因爲有你們鎮守邊關,父皇在京都才能安心。”
三兩句話,說的那些將軍比得了皇上賞賜還要高興。
他們不怕喫苦,不怕受累,就怕上位者“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理所應當,以前對皇上多少心底有些埋怨,但隨着皇上送六皇子來邊關歷練早就煙消雲散了。
“寧朝有護國公主,是皇上之福,更是天下之福。”